Wednesday, October 3, 2012

李浅予/1919,椅子很忙

一天,格里特·里特维尔德正撅着屁股在刨一根椅子腿,随着单调的哧哧声,刨花翻卷着滚落到他的脚旁。这时,窗外出现一位推着童车的少妇。里特维尔德放慢了速度,“哧——哧——”。里特维尔德的父亲也是木匠,7岁时,他就从父亲手里接过了刨子,在刨花儿的气息中度过了他的少年
时代。

一转眼,已是而立之年。这日子,真是又寂寞,又迷茫。

现在,美少妇的出现让他的心头有了一抹亮色。他从不讳言,他爱看美女,这甚至成了他每天最快乐的时刻。但出于职业的敏感,他还是看了一眼少妇手中的童车,这是哪个木匠做的?手艺太糙了,如此丑陋的童车,哪里配得上这位美妙的人儿。

他突然有了冲动:给这位少妇做辆童车,用最好的木料,用十年时间打造出绝世精品。美车配美人嘛。

可是,随即他想,十年后,那少妇已老了。那时,美车与她又有何用?而眼下的这辆童车虽然简陋,但并不影响她养育儿女啊。少妇从窗前消失了,但一个念头却像那曼妙的身影,刻在了他的脑中。他停下来,辍刨于木匠房,叹曰:耗费了一辈子,却只制造了几千把椅子,手也弯了,背也驼了,值吗? 椅子的功能很简单,就是让人坐的,何必搞得那么复杂?他的思路很快清晰起来,他要抛弃传统的手工,采用机器大量制造便宜耐用的椅子,而这就要求这些椅子一定要单纯、简洁、节制……很快,第一批椅子诞生了。

可这是椅子吗?能坐吗?舒服吗?带着这一连串问号,他坐了上去,不舒服,他调整一下坐姿,舒服了。嗯,没错,比以前他坐过的所有椅子都舒服。

问号,拉成了感叹号,随即,又变成了咏叹调。他闭上眼睛,静静地聆听着这从内心深处突然涌出的荷兰好声音。他的椅子一亮相,就成了热门话题,并随即掀起了一场椅子革命:把椅子从过去的复杂制作中解放出来,不仅解放了制作者,也解放了坐椅子的人。

这是1919年。1919,椅子很忙,可他却闲了下来。人忙时寂寞,闲也寂寞,他是个不甘寂寞的人,椅子没搞头了,总得找点事做吧。

以前,他曾有过做建筑师的梦想,现在反正也没什么事,那就搞搞建筑吧。一场建筑革命开始了:1924年,他设计的“施罗德住宅”,被当作20世纪的建筑经典,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同大堡礁、泰姬陵以及长城一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;而他随手设计的一座小亭子,也被称为“里特维尔德之亭”。他成了荷兰国宝级人物,但是,寂寞啊,寂寞。

谁让他是大师呢,大师,就要耐得住寂寞……寂寞让生活如此美妙。让我们在寂寞中开始新的人生,椅子的事,就让椅子忙去吧。

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: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!!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