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锋,代表着一个时代的道德风尚——一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普通年轻人,热爱生活,青春四溢,愿意做好事帮助他人,并且他的付出全在生存利益之外,没有功利计算也没有患得患失。同时,始终坚持着信仰、德行与操守,内心如此快乐、纯净和满足……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,他的故事即使50年之后仍然历久弥新。以中国传统道德标准来考量,雷锋的作为可谓厚德载物,上善若水。他坚持的人生哲学是“为人民服务”,并常常于忘我境界,助人为乐,谦逊随和,坚持不懈,是典型的“善士”。
以现代都市文明的眼光来评价,他是现实生活中的奉献者,也是和谐社会的倡导者。他的乐观、热情、真诚、平等、无私,无疑是文明社会里深受欢迎的品德。以现代职场的要求来衡量,他的“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,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能更有力量”的理念,体现着最好的协作精神,他干一行爱一行的“螺丝钉精神”即是最“职业化”的表现,而他对敌对我的“春夏秋冬”爱憎情怀,则体现了鲜明的是非观和原则性。但是,雷锋就是雷锋。
他的精神超越世俗,他的本质超越时空。他践行“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”的理想,使他原本渺小而短暂的生命变得伟大和恒久,成为一个时代的楷模。在当下,尤其在我们看多了“毒奶粉”、“地沟油”、“人造牛肉”之后,尤其在我们听多了“老人跌倒了没有人扶”、“孩子被碾了没人敢管”、“英雄流血又流泪”等负面新闻之后,尤其在我们感叹“缺乏安全感”、“信念缺失、信仰缺失”之后,我们期待更多的雷锋和雷锋式的英雄,以及拥有雷锋品质的人。新时代的雷锋,被涵盖了更多的内容,赋予了更高的要求。
如果雷锋活到现在,在武汉知音西村菜场门口,路遇88岁的老人摔倒的时候,他一定会上前扶起,送去医院,垫付药费,即使冒着被误解或被纠缠的风险,也不会让老人在离家100米的路上绝望而去;在有人被困在城市大桥底下无能为力之时,他一定第一时间如战士上阵,人命关天,他不能允许一个热的生命在他的视野内慢慢冰凉;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,当看见小悦悦被车碾压的第一时间,他会惊叫着冲上去,抱起那一团小小的肉——这是作为一个人的最正常的反应……他会觉得漠然是一种耻辱,他会谴责自己,那是他的道德所不能允许的事情。同时他会说,我不是英雄,不过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,否则会良心不安。
当然他更会疑问——人们究竟怎么了? 或许,但凡社会转型阶段,必然经历一段精神的迷茫、信仰的危机。改革开放30多年的飞速发展,那些被束缚的筋骨得以舒展,也使得中国的社会文明在自我重构和外来影响中消化不良、变形和夹生——在一个道德空气尚需浓郁的环境中,人们难免迷失而东奔西突。
但是,如果社会的大发展是以心灵的丢失为代价的话,真可谓买椟还珠。或许,一个健全的制度、完善的管理体系、良好的社会风气、恒久的尚德氛围,需要一点一滴如涓涓细流的方式,长久化、正常化、合理化地积蕴与储备——那是一个文明的、理性的、科学的维度。事实上,在当下,我们的社会正在逐渐地完善这样一种机制、一种风气、一种氛围、一种环境。
雷锋并不孤独——为救孩子而致高位截瘫的“最美女教师张丽莉”,不顾自身安危接住空坠女孩的“最美妈妈吴菊萍”,用生命留下笔直刹车线的“最美司机吴斌”,三入火场救人的“最美警卫战士高铁成”,还有最美护士、最美奶奶、最美大学生……他们,都是雷锋式的普通人物、平民英雄。他们正在以弥足珍贵的品行,将社会之美德汇流成海。一个社会,一个时代,需要雷锋以及雷锋式的英雄。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: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!!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